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要求,是社会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济南市政府资金结算中心驻帮包村第一书记在抓帮包村建设工作中,以“乡村文明行动”为重点,在路径的选择上,把村庄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传统历史文化相结合,在帮包村商河县孙集镇高仙庄村积极开展“十大孝子”和“十大美好家庭”评选活动,大力弘扬乡村传统孝道文化,积极营造现代农民文明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在孝老爱老中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气,乡村和美。
据商河县志记载高仙庄村原名高家庄,传说在西晋孝怀皇帝年间,该村孝女高大姑独身一人去东海营救父亲高栏,一路跋山涉水,力尽艰难险阻,最终感动了观音菩萨助她挖海救父,感化龙王做出冰雹不砸孝女故乡的承诺。最后高大姑扶柩回乡合葬,哭死在父母坟前。观音菩萨感其孝心,点化成为天仙。自那以后,高家庄改为高仙庄,高大姑被尊称为高仙姑。高仙姑的故事远近闻名,流传至今,每逢的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的祭奠日,来自十里八乡祈福烧香的村民络绎不绝。
济南市政府资金结算中心驻帮包村第一书记于洪军经过认真了解,觉得高仙庄村的故事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浓厚的传统孝道文化土壤,如果善加引导,就会成为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的推动力量。他的想法得到了结算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并指出孝道文化的弘扬需要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中做好传承与扬弃,在与时俱进中做好发展与创新。
2014年春,在第一书记于洪军同志的倡导下,高仙庄村建造了文化广场,村委会通过了集资为高仙姑塑像的决定。全村干部群众积极踊跃进行捐款,募集资金27260元整。全部用于高仙姑塑像事项。高仙姑像塑成后,及时组织村民进行了“十大孝子”和“十大美好家庭”评选活动。由村民自行选出了张成本、张本荣、王吉银等十大孝子和张成安、张成富、赵友朋等十大文明家庭。用农村人看得见和摸得着的“孝德”故事,来诠释“孝道”内涵,推崇“孝道”理念,弘扬农村孝德文化。
5月6日,市资金结算中心副主任苗兴臣同志代表中心党组,为帮包村商河县孙集乡高仙庄村“十大孝子”和“十大美好家庭”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鼓励村民要继承和发扬敬老爱老优良传统,常怀敬老之心、常兴爱老之风、常做助老之事,营造祥和、和谐、共融的良好社会风尚。

市政府资金结算中心副主任苗兴臣等为高仙庄村十大孝子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

市政府资金结算中心副主任苗兴臣等为高仙庄村十大美好家庭颁发奖品和奖牌

孙集镇高仙庄村“十大孝子”和“十大美好家庭”荣誉榜